“狮子头”是中国江苏省扬州等地淮扬菜系中的一道汉族传统美食。传说狮子头做法始于隋朝,是隋炀帝游幸时,以扬州万松山、金钱墩、象牙林、葵花岗四大名景为主题做成了松鼠桂鱼、金钱虾饼、象牙鸡条和葵花斩肉四道菜,据说原名葵花斩肉、葵花肉丸,唐代国公韦陟的家厨韦巨元做松鼠桂鱼,金钱虾饼,象牙鸡条,葵花斩肉四道名菜,令座中宾客叹服,葵花斩肉被改名为“狮子头”。此菜口感软糯滑腻,健康营养。
传统的“狮子头”主要原料是猪肉,是由六成肥肉和四成瘦肉加上葱、姜、鸡蛋等配料斩成肉泥,做成拳头大小的肉丸,可清蒸可红烧,肥而不腻。但现代一般会用较多瘦肉。本配方“狮子头”,色泽金黄,口感鲜香滑嫩,松脆爽口,香气扑鼻,老少咸宜,且生产工序简单,制作方便,成本较低,能满足工业化生产的需求。
传统狮子头的配方及制作方法
1、原料
猪肉600g,洋葱30g,马蹄30g,鸡蛋20g, 生姜5g,木耳12g,食盐8g,生抽15g,料酒15g,白糖8g,麻油3g,面粉20g,蚝油10g,太白粉15g,清水500g。
2、制法
(1)将洋葱、马蹄、生姜和木耳分别洗净,切成小粒状,备用。
(2)将猪肉洗净,剁碎成肉末,备用。
(3)将洋葱粒、马蹄粒、生姜粒和木耳粒放入猪肉末中,再放入鸡蛋、面粉、食盐、生抽、料酒和麻油均匀搅拌,腌制20分钟,备用。
(4)取腌制好的猪肉用制丸子机揉捏成直径为5厘米的肉丸,备用。